宗其香(1917.11.30–1999.12.29),江苏南京人。幼家贫,自学美术。1937年当徒工时,《山水》即入选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展。1939年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1944年毕业,被徐悲鸿聘为中国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讲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水彩教研室主任、中国画系山水科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人物、山水画,尤长夜景。代表作品有《艺君像》《漓江夜》《寺前小集》等。有《宗其香画集》行世。
宗其香将千姿百态的梅花铭记于心,融之于情,默写成画,无论是画红梅或者画白梅,全用墨作干,墨浓而不浊,淡而不薄。梅枝能朝前、朝后、朝左、朝右转向自如,曲尽其妙,别具风趣,画面给人以三度空间的感觉。
他画梅以势取胜。先以雄浑的笔力写出老干梅桩,再画劲挺新枝,繁蕾疏萼参差其间,姿态毕具。为了突出主体,有时用淡墨或淡彩取其空疏处再画枝干,使光影鲜明,层次丰富。以曙红点写梅花,笔锋到处,或浓或淡,或干或湿,或满瓣皆红,或涂绘轮廓,点出花蕊,正反侧斜各种姿态,一一形神具备,不落俗套。
来源:国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