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宗其香:他用水墨画出了中国夜景

“共美其香———宗其香百年诞辰纪念展”6月27日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启幕。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在前言中阐发此次展览的重要意义:“宗其香先生性情温厚,不求闻达,但平生视艺术为生命,近自然以怡养胸襟,于创造中寄注雄心,并以奉献社会为己任,这种德艺并馨的品格正是中央美院前辈名师的风范所在。”

独创中国的夜景山水画

宗其香1917年出生于江苏南京,幼年家贫,自学美术。1937年,他的作品《山水》入选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展。1939年,宗其香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1944年毕业,被徐悲鸿聘为中国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后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讲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水彩教研室主任等。宗其香逝世于1999年。

宗其香擅人物、山水画,尤长夜景。1942年,宗其香在重庆举办“重庆夜景”山水画展,他一批独创的中国夜景山水画首度面世。宗其香引入西画的画法,第一次在山水画里表现夜晚嘉陵江上的繁华灯影,粼粼波光。徐悲鸿亲自主持展览开幕式,并撰文称:“宗其香用贵州土纸,用中国画笔墨作重庆夜景灯光明灭,楼阁参差,山势崎岖与街头杂景,皆出以极简单之笔墨。昔之言笔墨者,多言之无物,今宗君之笔墨管含无数物象光景,突破古人的表现方法,此为中国画的一大创举……”宗其香也因此成为20世纪中国画改革派的代表人物。

一生献给美术和教育事业

本次展览全面呈现宗其香的代表作品及水彩、速写、木刻、生平文献等130余件,分为“民生关切家国情怀”、“夜映生辉 墨色之光”、“风土南国晚来异彩”三个单元板块,完整地勾勒出宗其香一生的创作轨迹和艺术理想。

自1946年担任北平艺专教师起,到1961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科主任直至退休,宗其香将一生的心血奉献给了艺术和教育事业。作为徐悲鸿艺术思想的传承者与实践者,宗其香一直践行着以西润中革新中国画的学术路向,强调中西绘画技法与观念的融创、整合,并在几十年的教学和艺术实践中一以贯之。

展览开幕式上,宗其香的学生、中国画学院教授贾又福表示:“他大量的作品,尤其是奇妙、幽秘、深邃的夜景和高华、秀丽、亲切动人、浓墨重彩兼容的苗寨风光,无论艺术精神还是艺术语言都是前无古人的。”

展览举办同时,宗其香家属将一大批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作品和文献捐献给学校,包括38件中国画、水彩、版画、速写等作品。而宗其香早期木刻集、大学期间速写本、淮海战役战地速写本、徐悲鸿为宗其香题写的书法作品等,也是中国近代美术史研究的珍贵文献。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