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如重聚,重彩焕朝霞,怀念恩师潘絜兹

谢谢组委会能够给我这次机会,代表潘先生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带出来的学生发言,在座的还有我的师兄萧玉田和荣子林,有师弟袁翔等,同时我更要感谢我的恩师潘絜兹先生,因为没有老师,没有潘絜兹先生情同父子一样的教导就没有我的今天,是潘先生的点拨使我这个工人出身没有上过大学,而且在1991年又辞掉了我在中国少年报美术编辑职务的无业者能够走到今天,能够坐在这里和众多的前辈和兄弟姐妹们一块儿来纪念潘絜兹先生,我感到非常荣幸、非常激动。

接到组委会通知以后,我写了一篇《大哉昌邦、伟哉絜兹》,文章逐渐修改,一直从3000字到7000字,使我无法在这里呈献给大家。就在此读两首小诗,然后再重温一下潘絜兹先生的诗来怀念他吧。

长 相 忆  壬辰遥寄恩师潘絜兹

转眼十冬夏,师生隔仙涯。

今日若重聚,重彩焕朝霞。

2002年春节,老师突发重病住院,当时很多美协、画院和画会领导都去六院看望他,我和师兄萧玉田、荣子林和师弟袁翔轮流在医院陪护恩师潘老,远在广州的师兄罗远潜夫妇也特意赶来看望老师。那时正值先生88岁大寿,我在红色洒金纸上写了“鹤寿”两个大字,大字下又书写了一首诗,贴在病房墙壁上。老师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当他清醒时我问他能看清看懂否?不能说话的老人轻轻的点头,我又轻轻地读给他,问他高兴吗?他又点点头,我那时热泪横流。现在献给大家: 

贺恩师潘絜兹米寿

八十八载绘春秋,九死九生天铸就。

艺品高标丹青史,清名永驻磐竹头。

 

再把潘先生的《春蚕颂》朗诵一遍:

春蚕颂 潘絜兹

春蚕化生,蕞尔微虫。

春蚕吐丝,灿若彩虹。

春蚕何取,一桑始终。

春蚕春蚕,万世可风。

 

再把《重彩颂》诵读一遍:重彩颂

我童稚之年,您悄悄向我走来,像有夙缘,从此不再分开。啊!工笔重彩!

战争和流亡销蚀了我的青春,您身影消失,我四处找寻。耳畔响起一个声音,“毋忘我,我与你同在!”啊!工笔重彩!

我蓦地发现,敦煌艺术,悠久盛年丰采,雍容大度,仪态万方,使我目迷心醉,

自此难忘石窟孤灯相对,啊!工笔重彩!

从艺六十年岁月苦相催,四十年求索,二十年拼搏。衣带渐宽终不改,但见您拈花微笑,啊!工笔重彩!

我——敦煌艺术——工笔重彩,我的追求终生无悔,我愿做铺路石,铺出一条五彩路,联结历史通向未来,您再现辉煌是我最大心愿,啊!工笔重彩!

刚才学术主持尚辉先生以为我是一位外国画家,其实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原名叫雷孝书,蒋采苹先生和林凡先生、李魁正和王天胜先生、老的工笔重彩画会同仁都比较了解我。我1972年到北京画院学画,1978年入潘絜兹先生画室,遇到潘絜兹先生以后我才从一个只知道画画、喜欢画画的人,到后来成长为知道怎么去画、为什么而画的画家,是潘絜兹先生的谆谆教诲,成就了改革开放时代的一位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家。我的存在和我的艺术的存在是时代的产物,其实也是潘絜兹先生的佳作。我能走出国门多次到伊朗、美国、沙特、马来西亚、土耳其和新加坡去举行展览,进行艺术交流、采风和访问,成为一位有作为的中国穆斯林艺术家,这是潘先生悉心点拨培养的结果。1997年我去美国,在回来和潘絜兹先生的一次谈话中,我向他汇报美国8个城市之行的情况,当我说到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专门看了希腊和伊斯兰艺术时,先生突发奇想的跟我说:“小雷,你有四年画珐琅的经验,又有传统工笔画的功力,又了解伊朗细密画,为什么不探索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闯出一条用绘画语言表现伊斯兰文明的艺术道路呢?”经先生点化,通过一幅《波斯织女》反复7遍的探索创作,使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当然还有后来的获奖作品《铜匠》和《张骞出使西域》等系列作品,这是恩师和我共同成就了中国回族和伊斯兰艺术的今天。上一个龙年之前(1999年秋)有朋友约我画了一套龙的挂历,这使我又找到了能够集中表现中华龙文化的角度,也是恩师亲切细心的教诲和指导(既使恩师在住院期间也不忘将如何指导我画龙的想法写在纸条上,等我去看望他时讲给我,交给我),使我在创作上又探索出一条既继承古人又有自己独到出新之处的艺术之路。

我觉得,潘絜兹先生是一位跨世纪引领老中青工笔画艺术家推翻元朝以来推崇写意画贬低工笔画艺术不公正的历史局面,并实现工笔重彩画艺术复兴乃至今日大发展的文化巨人。他是位思想家和艺术哲人,是爱国者和画坛领袖,同时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还是一位导师和伯乐,最后才是绘画大师,其次还是位风格独具的书法家。我认为潘絜兹先生的书法是“春蚕体”,他写书法的时候可以说行笔是疾风吹劲草,似行云流水般挥洒自如,只是他身上的其它才能太高太多,遮蔽了这一特点。他身上很多东西都是我们非常丰厚的文化遗产,有待我们进一步理解、发掘、研究和发扬。

历史与时间会证实和逐渐显现潘絜兹先生用心血、智慧和生命为我们、为后代、为艺术、为祖国的文化事业所创造的艺术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性与宝贵价值之所在!  谢谢!

2012年8月27日上午于北京画院5楼会议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