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大师华君武:讽刺遗作各地展

随身携带“百宝囊”

华君武生于1915年,祖籍江苏无锡,从小就喜欢画漫画,之后到延安参加革命。解放后他在《人民日报》工作,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被戏称为“漫画界里最大的官”。

当然,华君武先生名气大不是因为他官大,而是因为他那一幅幅令人叫绝的漫画作品。他那些巧妙的构思都来源于随身携带的“百宝囊”一个64开的漫画记事本。平时,他爱和工人、农民、解放军等各行业的人打交道,听到有意思的话就记下来。记事本上一般还记着他三言两语的生活感受、喜欢的歇后语、报刊中的一则小消息、一句成语等等,这些都成了他漫画素材的来源。著名画家侯一民告诉记者,有时和华老正聊天呢,广播里播放侯宝林的相声,华老立刻停了下来,说“我要开始业务学习了”,听到有意思的就马上记到本子上。

1983年,华君武看到报纸上的一则消息说,上海的学生不愿意报考外地大学,一二三志愿全报的本地高校。他就画了一幅漫画,画面中,小鸟的笼子打开了门,但小鸟并不飞走。他在旁边配上一首打油诗:“我的生活多么好,吃喝不用自己找。爸爸给了一间笼,妈妈为我梳羽毛。爷爷拎着上公园,奶奶每天朝我笑。离开上海我不去,不做万里大鹏鸟。”其实,就是放在今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学生看到这幅漫画仍是感触很深。

从动物身上找灵感

华君武画漫画还有一个秘诀,就是从动物身上寻找灵感。看到院子里卧着一群猫,他会设想这些猫是聚在一起开会,然后再构思有趣的主题。“文革”时,他曾被下放到干校养过4年猪。这段经历对华君武后来创作“猪八戒”系列漫画有了很大帮助。“猪八戒”漫画系列后来成了他一生中最为庞大的一个作品序列,共计250余张,许多作品也都成了经典。

管闲事的性格改不了

生活中,华君武很平易近人,给予喜欢漫画的年轻人很多帮助。扮演过“江姐”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回忆说,华君武以前跟她家的年轻司机都很谈得来,专门给司机画了幅小漫画,旁边写着:“祝你安全。”

但在讽刺社会丑态时,华君武表现出自己犀利的一面。1993年画的《人鸟之间》漫画,画面中的一对白鹭站在西湖岸边,相互聊天说:“那些野鸭、水浮儿、海鸥和我们一样都是自费来西湖旅游的,至于游船上的人就说不准了!”

华君武自己在文章里也提过,说自己永远都改不了“狗拿耗子”的性格。收到赠书,一般人要是发现错误也就算了,但他不,他会将发现的错别字和错误的地方都标出来,再告诉作者。他认为这样才是“诤友”。而华君武在1986年确也画过一幅名为“诤友”的漫画。画面中一只啄木鸟正在给一棵大树捉虫子,尽管大树不太高兴,但啄木鸟仍坚持完成自己的使命。

华君武临终前,曾表达过自己的期望,希望国内的漫画界讽刺作品更多一些,诤友型的漫画家更多一些。令人欣慰的是,华君武去世后,他的作品在杭州等地都有展出,他的讽刺精神有望长存。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