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石(1915年-2011年),当代卓越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被称为“白派山水”,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白派山水甲桂林”的美誉。
“白派山水”,画风清新,构图严谨,特别是他的漓江风光系列,格调清新,形成了独特的“模式”,识别度极高。
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传统山水画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国画受到外来文化和主张“反传统”的激进主义者的双重夹击,白先生坚持研究传统山水画艺术,八十年代之后,他的作品终于得到国内外的认识。
白先生走过很多名山大川,太行山、黄山、三峡、江南水乡,然而,他一生对漓江情有独钟,他笔下的漓江清新扑鼻,风光秀丽,梦幻迷离。
运用传统水墨表现漓江的迤逦风光最为成功的,画界公认前有李可染,后有白雪石。
白先生曾说:“从70年代开始,我对漓江山水有了较深的感情。我喜欢那平地拔起的奇峰,修长而成丛的翠竹,临风摇曳、像在翩翩起舞、大叶如扇的芭蕉,好像在帮助游人驱散炎热。特别是映在江中的山峰倒影,以及山间飞腾的云雾,烟雨中的漓江,真是有如仙境,美不胜收,使人留恋。”倒影在白先生的漓江作品中随处可见,发展了传统山水画。
传统山水画强调“静中参悟”,“从蒲团上得来”。反观白先生等近代画家,他们师从造化,深入生活,因而作品有着前所未有的活力。
传统绘画对透视感早有认识,比如有“远山无树。远树无枝,远水无波远人无目”的说法,到了当代,国画家努力在形似与神似之间寻找平衡,我们在白先生的每一幅作品中都能看到这种努力,比如在画中特意加一些前景,比如一棵树、几簇花,展现宏大的立体场景。
接下来请欣赏白先生的漓江风光代表作和其它一些经典作,最后,分享一张徐悲鸿大师的水墨画《漓江春雨》。
白雪石 雨后漓江万树春
白雪石 桂林轻舟下粤关
白雪石 漓江飞瀑
白雪石 江作青罗带
白雪石 漓江一曲千峰秀
白雪石 奇峰耸翠
白雪石 漓江烟雨
白雪石 漓江春早
白雪石 轻舟山下过
白雪石 烟雨渔归
白雪石 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白雪石 奇峰竞秀
白雪石 云山图
白雪石 千峰叠翠
白雪石 奇峰耸翠
白雪石 青松飞瀑
白雪石 江南菜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