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的论与画

当今画坛,字画价格贵若黄金;集中国书画大师、著名国学家、诗人于一身;当代文化界的“狂狷之士”;种种传奇尚未说毕,大家便异口同声:范曾。范曾是当代画家中将中华文化底蕴与学问结合尽善完美的一位画家,也是当代书画界备受争议的名人,他拥有崇拜者之多也是其他画家所不及,所到之处,明星大腕也簇拥追随,谈笑风生。范曾乃儒雅学士,通今博古、神工鬼斧、学富五车、才气过人。

范曾语论诗词名言:

“书法必须有书法家的气韵,当书法家的气韵能够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时候,对于字体的运用就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意味着他写字的动作与宇宙运转相互协调,不断地向宇宙运转之理靠近,那他就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杰出的人物。毛泽东的书法常被称道,他并没有练过什么字,但他的草书直追怀素、张旭,为什么呢?因为他占了一个“极大”,以他的气宇拿起笔来,那是“天地为之久低昂”。——摘自范曾《谈毛泽东书法之美——“天地为之久低昂”》

“中国两千五百年前的大哲老聃,将宇宙的万有大分为五,可视而得见、听而得闻、触而可及的是:人、地、天。然而还有那看不见的大存在:道。它是一种规律,宛若柏拉图之永恒理念、黑格尔之终极真理、康德之“合目的性”,它是天上的法律。但还不止于此,“道”之上还有自然,它是毋庸言说的“自在而已然的大存在。”在佛家看来,“自在”极言其无处不适宜、无处不合理、无处不恰到好处。那是宇宙无法言说、也言之不详的至大无垠的存在。它存在着,无所不在、无远弗届,它是时、空的一个不朽的徽号,标示着空间上的无际无涯、时间上的无尽无休。一百亿光年不可方其遥,一百亿年不可述其永,在狄拉克看来只有最精密的数学,庶几描述其构成。康德在《纯理性批判》中将数学放置于一个至高而神圣的地位,二百年前大哲似乎已看到今天“数”已逐步建立了它的不动声色的、无可抗御的霸权。——摘自范曾《回归自然,回归古典——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

IMG_256

范曾作品

“枰上春秋,演多少,聚欢离别。弈声里,情传异域,心怀节烈。故国飘摇游子恨,江南破碎双亲诀。看奋飞一扇透殷红,斑斑血。

思往事,中肠热。仰苍昊,同风月。忆山河百战,忍蹈故輙。神社今萦鼙鼓梦,寰球共讨痴人说。莽乾坤,真似一盘棋,何时结。”——摘自范曾《满江红·看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一九八二年八月)》

“笔含千秋雪,万壑胸中储,这不是寻常邂逅,分明与恩师孤魂遇。莽天涯,人何处,问彭城归飞鸟,问江南杏花雨,问牛背牧童,问暮云春树。竭精诚,驱望舒,骐骥痴驻峨嵋山,泪眼迷向蜀都雾。我哽咽翻作断肠语,彻悟宛似灌醍醐。仰望著大鹏,看破了驰骛。阅尽千崖竞秀色的兰亭,叹绝四万八千丈的天姥。记先生如椽的大笔,画出过悬天瀑布。真个是一泻如注,是无尽的怀思,是皓洁的情愫,是灵魂深处炼出的故国赋。”

“我的悲怀弥六合,恩师已去典范树。他舍依傍,鸷鸟不群空今古;他瞻异代,春兰秋蕙芳馨吐。魂魄犹在江山图,啸傲似闻空谷足,预留下惊鬼泣神的宫商谱。浩茫向天宇,一瓣心香和泪书。——注:1989年,当范曾惊悉可染先生仙逝的消息时,无法遏制对先生的深情怀恋,挥泪写下《自度曲·怀可染师》。

“古往今来的画家,车载斗量,可谓恒河沙数,不可胜计,然而可大分为三: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画自己所认为最好的画;第三类则是置好坏于度外,被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着画笔作画。第一类人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第二类人则“朝闻道夕死可矣’;第三类则如《庄子》书中的啮缺与道合而为一,其人“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他的艺术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范曾《海外散文28:凡·高的坟茔》

“人类历史上任何文化现象、科学现象,极端的、价值极高的事情,它的出现往往是偶然的,而且它像奇迹般地不知在何时、何地、因何种原因就出现了。这里我可以给诸位讲个故事,有一次一个记者采访陈省身先生,问他“大师是怎么出来的?”陈省身就说:“大师、大师…”讲两次以后,我说:“冒出来的。”陈省身讲:“好,冒出来的。”那个记者继续问原因,陈省身先生做了个习惯动怍(摆手),因为这没法再仔细地回答。一个大师怎么出来的,八大山人为什么奇迹般地出现,那当然有非常多的偶然性,而这种偶然性往往表现出一个“独化”的状态。这个“独化”,我们借用郭象的一个哲学名词,就是空所依傍的、自然的一个东西出现,这在道家的哲学里就是“独化”。”——摘自范曾《论八大山人——在南昌的演讲》

IMG_257

范曾作品

“法比尤斯先生的《十二珍品阁》可以与丹纳的《艺术哲学》相媲美,我们中国的画家定都读过丹纳的《艺术哲学》。丹纳的《艺术哲学》从地理、人文、环境讲得非常细。而法比尤斯先生的这本书可贵之处在于,他是从画家的心路历程开始讲的,一部美术史无疑就是艺术家心路历程的历史,这一点,法比尤斯先生做了非常美妙的分析。今天会场展出的绘画作品,其中十二幅是从《十二珍品阁》中挑选出来的,另有四幅是我画的。其中,《戴高乐像》正挂在法国巴黎外交部部长法比尤斯先生的办公室里,今年是中法建交五十周年,这充分表现了法比尤斯先生对中国的友情。另外,《雨果像》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吉美博物馆与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并称为法国三大博物馆,吉美博物馆主要收藏东方艺术品。吉美博物馆收藏的《雨果像》上题有“庚申狮吼”。“庚申狮吼”是什么意思呢?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当时法国军队舰长希望雨果写出们的丰功伟绩,结果雨果写了封信怒斥拿破仑三世利维多利亚女王,说两个强盗把一个可以和古埃及金字塔、巴特农神庙媲美的世界的万园之园一圆明园烧毁了!还叫我写这个!——这表现出了法国人的良知,雨果正是代表了法国的良知。会场最后的两幅作品画的是《罗丹与巴尔扎克》与《罗丹与加莱义民》,今年三月因为我要给罗丹艺术博物馆做一个讲演,我就画了这两张画。”——摘自范曾《中法文化对话——与法国外长在国家博物馆的讲演》

IMG_258

范曾作品

 

当代国学家范曾的“黄金”拍卖纪录

2010年春拍,64幅作品成交57幅,占总成交率的89%,总成交额4600多万元。

其中《竹林七贤》807万成交;《钟馗》立轴145万成交;《红衣钟馗》168万成交;《步出夏门行》162万成交;《牧牛图》67.2万元的价格成交。

2011年春拍,范曾画作总成交额突破了一亿元。共拍出范曾作品103幅,最终成交了95幅,总成交率92%;总成交额1.58亿元。

其中《八仙图》1058万元成交;《苏子赤壁怀古图》以218万元成交;《深山藏魍魉吾猿欲逮之》以230万元的价格成交;《竹林七贤》最后以977万元的价格成交。

2012年春拍卖会,共拍出83幅范曾的画作,最终成交了65幅,总成交率78%,总成交额6729万元。其中范曾的《华佗望断图271万元成交;《后赤壁赋》以515万元成交;《杜牧雅趣》最终以452万元成交。

2013年春拍范曾的成交总额为上升状态,成交总额为2.26亿元,同比2012年春增加8.13%,2003年创作的《老子出关镜心设色纸本》,在中国嘉德以391万元成交。范曾创作了多幅作品表现“老子出关”的典故,本季度仅这类作品就上拍35件,成交13件。此类题材的最高价是2010年北京保利拍出的1104万元,为其1944年所作。

2014年2月,半山半岛艺术品迎春拍卖会上,范曾一九八六年作《灵运诗思镜心》以92万元成交,同场范曾一九八七年《神童归牧立轴》以人民币115万元成交。范曾无疑成为当代艺术市场中屡创拍卖新高的“黄金”画家。

IMG_259

范曾作品

范曾艺术成就

范曾,1938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国书画大师、著名国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南通大学终身教授。2008年获法兰西国民之星金质勋章。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多元文化特别顾问”。2010年9月,法国总统萨科齐向范曾先生授予“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范曾先生出身于中国有450年历史、十三代诗人延绵不断的著名文学世家。他于文史哲诸领域博古通今,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他的文史哲著述中,所透露的人文关怀为国内外学界所共称,而其文章之雄奇优美,多次被誉为海内之首选。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趋近自然”、“根本善”的专题报告。1984年,日本冈山县建立“范曾美术馆”,1986年,范曾先生捐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范曾先生宅心仁厚,慈爱博施,被命名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

范曾先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著有《大丈夫之词》、《范曾诗稿》、《庄子显灵记》、《范曾简墨》、《尊贤画集—范曾与八大山人神会》、《范曾诗文集》、《范曾韵语》、《范曾散文三十三篇》、《范曾海外散文三十三篇》、《老庄心解》、《范曾论文学》、《趋近自然》等约150种,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19种。

范曾先生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来源:张雄艺术网 文 / 胡莹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