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清辉 · 关山月生前最后的照片

IMG_256

“春睡”同窗之一 · 广州 · 20世纪90年代后期

在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中,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被海内外誉为“岭南画派四杰”。关山月与黎雄才在恩师高剑父创办的“春睡画院”同窗数十年,情同手足。图中是关、黎二人在岭南画派纪念馆合影。

IMG_257

切磋画艺 · 广州 · 20世纪90年代后期

漫画大师华君武先生(右二)在关山月家中做客、交流画艺。

IMG_258

梅缘 · 广州从化 · 1999年

关山月与梅花有缘。他父亲是小学教师,饱读诗书,并种梅,咏梅、画梅。关山月从小耳濡目染,通过临摹、写生,对梅花产生浓厚的兴趣,以致真挚的喜爱。他说:“我最喜欢梅花香自古寒来的性格,它激励我自强不息。”。照片是他在广州从化流溪河公园赏梅。

IMG_259

缅怀恩师 · 广州美术馆 · 1999年

20世纪初,高剑父先生提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一改清末萎靡不振的水墨画风,开一代岭南画新河。关山月秉承高先生的理念,开拓进取,成为岭南画派传人。图为纪念高剑父诞辰120周年活动中关山月与高剑父夫人翁芝女士(右三)合影留念。

IMG_260

老骥伏枥 · 云南 · 1999年

这是关山月去世前一年的照片。在外孙关坚的心目中,“外公永远是个画画人”。岁月沧桑,虽已两鬓花白,柱杖而行,作画的激情依然在胸中澎湃,无论天南海角,面对画境,如老僧入定,手中的画笔依然遒劲。摄影家陈学思用传神的镜头语言勾勒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彩瞬间。

IMG_261

个照 · 广州 · 20世纪90年代

关山月在隔山书舍一楼客厅会客时留影。他待人诚恳,没有架子,而且谈笑风生,话题甚广,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IMG_262

书舍小院 · 广州隔山书舍 · 20世纪90年代后期

广州美术学院隔山书舍的小庭院青葱翠玉,鸟语花香。清晨,关山月在此打太极拳,喂养八哥;周末,小院里的花花草草是他与孙儿们一起写生临摹的对象。

IMG_263

泰山写生 · 山东 · 2000年5月

上世纪40年代起,关山月立志“行万里路”,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路边摊铺或是熙攘人群,寥寥数笔,风土人情跃然纸上。他速写本伴随终生,随时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图为关山月在泰山写生。

IMG_264

登泰山 · 山东 · 2000年5月

2000年5月,关山月拄杖登上泰山玉皇顶。他一路上与后辈们写写画画,见山水之秀美,造化之神奇,感叹道:“以前我有眼不识泰山,今日才上山认识泰山真面目,以便在画中表现它。”可惜过后不久,他于7月3日病逝,让世人叹息。

IMG_265

最后一张留影 · 深圳 · 2000年

2000年6月,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关山月美术馆建馆三周年纪念暨关山月梅花展”座谈会上,关山月和学生、工作人员合影。这是先生在美术馆最后的遗影。前排左起:王雨虹、佚名、佚名、关怡、关山月、佚名、刘冈;中排:朱皓华(左一)、伍启中(左二)、陈俊宇(左三)、许钦松(左五)、孙振华(左六)、乐正维(左七)、黎明夫妇(左八、九)、王玉珏(左十一)、潘嘉俊(左十三)、陈金章、卢延光、关伟、张远航、陈章绩、郭炳安、董小明;后排:陈湘波(左二)、夏光明(左三)、朱光荣(左五)。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